工業電阻爐安全操作規程
1 工業電阻爐操作人員應注意防火、防爆、防毒、防燙、防觸電,并了解有關救護知識,會使用消防器材。
2 工業電阻爐工作前尤其淬火出爐時必須穿戴好防護面罩、工作服、手套、防護鞋等必要的防護用品,嚴禁穿涼鞋上班。
3 工業電阻爐操作人員必須掌握工藝規程,熟悉工業電阻爐設備及其配電系統的原理、結構和性能,掌握測溫儀表的使用和維護方法。
4 非熱處理工作人員,對熱處理設備、儀器、儀表等,未經同意不得隨意調整或使用。
5 工業電阻爐區域設置警示標識,危險區(如電爐的電源導線、配電柜、電閘及淬火件存放區等)非工作人員不得隨便靠近,以免發生事故。
6 新工業電阻爐或工業電阻爐檢修后或長期停用再次使用的電爐,要按 “工藝規程”進行烘爐。
7 工業電阻爐運行前的準備工作
7.1 檢查配電柜,配電柜內如有危害電器的物品,在確定斷電后取出。檢查配電柜、控溫儀表裝置及顯示燈是否正常,是否有缺相、相不平衡、短路或裸線等情況。
7.2 檢查、測定工業電阻爐爐殼接地是否良好;檢查電熱引出棒有無松動現象,清除引出棒氧化皮并擰緊夾頭。檢查爐內電熱元件是否有燒損的地方,各處連接是否良好;檢查電熱引出棒和爐內電熱元件是否有和爐體連接的地方。
7.3 檢查工業電阻爐熱電偶、補償導線、儀表之間的連線,有無短路、斷路或接觸不良。
7.4 檢查工業電阻爐爐膛,清掃爐膛內包括爐底板下的氧化鐵皮, 檢查爐襯、電阻絲擱磚、爐底板及爐底板擱磚是否良好,發現損壞及時修理。
7.5 檢查工業電阻爐爐蓋密封、保溫是否良好。
7.6 檢查吊具、工裝夾具是否牢靠,有無開裂、破損、變形等現象,能否滿足安全生產使用要求。
7.7 檢查行車有無故障或不安全隱患。
7.8 檢查工件有無碰傷、變形、裂紋等,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,減少工業電阻爐事故的發生。
8 使用行車時嚴格執行《行車安全操作規程》,并有專人指揮,不準超過吊車額定載荷,吊裝及吊裝運行過程中,吊裝工件及電動葫蘆下不得站人。
9 嚴格執行《吊具安全使用規定》,鋼絲繩、吊鏈、吊帶等吊具應經常檢查,定期更換,工件重量不準超過吊具規定負荷,
10 嚴禁將潮濕或可燃物質裝進工業電阻爐爐內。工件氧化皮若很嚴重,首先清除才能裝爐。
11 裝、出爐時,必須切斷加熱元件電源,以防觸電。工件裝、出爐時要確認夾持穩固、輕裝輕卸,嚴禁任意拋甩,避免碰撞電阻絲或爐壁、熱電偶;避免工件磕碰。無論冷、熱工件,在吊運過程中,行車不得急停,要看好周圍是否有障礙,防止燙傷和砸傷事故。
12 為避免裝爐時碰撞熱電偶,先將熱電偶隱藏于爐壁內,裝爐后再將熱電偶引出棒緊固在規定的安裝位置;出爐時亦然。
13 電爐最高使用溫度不得超過額定溫度,以免燒損電爐。
14 裝爐量不能超過電爐額定裝爐量,爐腔內工件應均勻擺放,避免集中堆放,工件、工具(包括必要時使用的捆綁鐵絲)距離電熱元件和爐壁不得少于200mm。
15 電爐工作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,隨時注意電爐和控溫儀表系統的工作狀況是否正常;隨時檢查和校準儀表溫度,防止產生跑溫而使工件過燒、電爐燒損。報警燈報警時會產生相應聲、光報警,可通過面板上指示燈大致判斷事故的原因,操作者若無法處理,應立即斷電,及時匯報。
16 測溫儀表和熱電偶須按規定的周期進行校驗。每次出爐時需用激光測溫儀與爐溫儀表相互校對,若發現儀表不準或有故障,并經調整無效時,應立即停止使用,及時匯報。
17 停爐時,應先關控制柜電鈕再拉閘。
18 工件出爐后須定置、整齊、平穩擺放。
19 熱處理工序完成后及時通知質檢部門對工件硬度進行檢測,并記錄檢測結果。
20 出爐前、后做好工件的標識和記錄。
21 保留好溫度運行曲線圖,認真填寫《熱處理工藝規程跟蹤記錄表》,及時歸檔。
22 定期維護、保養工業電阻爐設備及其儀器、儀表;做好工業電阻爐場地的衛生工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