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入式鹽浴爐的電極形式和布置
1.電極結構與布置常用的埋人式電極的結構和布置形式如圖所示。
(1)單相直條形電極〔圖a),電極水平布置于浴槽兩側壁上,電極間距較大,等于浴槽寬度a共優點是電極結構簡單.導電表面上的電流密度接近一致,爐溫均勻,電極燒損均勻,而且比較緩慢,功率較穩定,但由于電極間距大,故僅適用于25k W以下的小型 鹽浴爐。
埋入式鹽浴爐電極結構與布置形式
a)直條形 b)馬蹄形 c)角形 d)塊形 e)帶角形塊狀 f,g)三相四極 h)三相六級 i)垂直式
(2)單相馬蹄形或角形電極〔圖b,c)。與直條形電極相比,這種電極延長了長度。縮短了局部電極間距,降低了極間熔鹽電阻,可物入較大的功率;但電極各處間距不等,電流密度分布不均勻,大量集中在間距最短處,致使該處溫度較高。電極端部燒毀較快,還會降低爐溫均勻度和功率穩定性。
(3)三相三極塊狀電極,三相電極常用的有兩種結構形式。一種是直條狀電極(圖d),布置于浴槽三側,其結構較簡單,但三相負荷不平衡,且電極間距較大。另一種是角塊狀電極〔圖e),可縮短電極間距,并且較易做到三相電極等間距,達到功率平衡,但電極較復雜。
(4)三相多層電極(圖g,h),雙層電極結構,有單相四級、三相四極和三相六極等形式,其優點是可提高深井式浴爐(>1.2m)上下溫度均勻度,但當工件伸人電極區時容易通過電流而過熱。
(5)垂里式〔圖i),電極垂直安置在側壁上,其結構性能與擂入式電極有某些相似之處,如電極間距較小,磁流循環作用較強,電極區寬度較大等。為防止裝入工件時碰到電極,通常在電極區的上方爐口處砌筑丫殷耐火磚,防護擋蓋。
2.電極尺寸及布置的有關參數埋人式 電極鹽浴爐的電極尺寸,常依據下列經驗數據確定或直接選取。
(1)電極間距,單相直條狀電極間距等于護膛寬度。一般應小于250~300mm ,馬蹄形和角形電極端部間距一般為65~120mm。三相角形塊狀電極端部間距為55~130mm。
(2)電極至浴槽底的距離一般為50~80mm,常比插人式浴爐略小一些,以降低浴槽高度。
(3)電極導電面積及其電流密度,電極導電面積可依允許的電流密度確定。其值一般為4~7A/cm2 ,按此指標計算,其導電面積一般比插人式為大,以提高電極的使用壽命。埋人式電極的壽命應盡可能使其與浴油壽命相同。電極有效長度常依電極形狀及浴槽尺寸選定,其高度則可由長度和導電面積計算,對一般單相條狀電極常為80~130mm。對單相馬蹄形和角狀電極為110~133mm。二相塊狀電極為110~20Omm.
(4)電極截面尺寸及厚度,電極截面尺寸也常依其允許的電流密度確定,并考慮到工件性能要求和加工方便。埋入式電極的截面電流密度一般也取50~80A/cm2,此數值與插入式相同,埋人式電極與熔鹽接觸部位,在使用過程中較易被腐蝕變薄,故使用中常采取較計算為大的截面厚度,以延長電極使用壽命。常用數值為60~80mm,高溫爐取上限。
|